Posts

懺悔錄 : 一位二十年百萬圓桌會員的自白

Image
豈有豪情似舊時!承蒙香港MDRT Day籌委的錯愛,邀請我擔任其中一位講者,我頓時腦海浮現的,就是魯迅的這句詩。 我有二十年MDRT (一年COT)的資歷,説來頗似亮麗,但這個年代,很多年青伙子,入行不久便以COT為起點了。今天獲MDRT而登報的人士 多如牛毛,我老早已沒有從相片堆中找自己出來的興致了。 曾幾何時,我的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會是天上的一顆星,不斷的閃爍,照亮夜空。但經歷了四分一個世紀現實的啄磨,我彷彿領悟到,我需要的並不是發光發亮,而是透過默默耕耘,讓更多人會認真做保險的那份小小的滿足。 我思考過往二十多年的保險人生,為MDRT 這個名函追追逐逐,整個人也累。回想起來,我追的,該是MDRT的真正價值,而不是那個業績指標的銀碼! 我後悔當年定位錯誤,更後悔自己年少氣盛時,得罪了不少人。 倘若你入行不久,我好想告訴你我後悔做過,或者沒有做過的事,希望能給你一點忠告,好讓你的保險路走得比我好。 你會出席這個盛會嗎?老朋友的,來打個招呼吧,拍個照後,才好轉去捧其他大師的埸呀!未認識的,就坐下來,聽我說説從前吧!星期二早上,在會展見啦!

MDRT已流於一種宣傳策略

百萬圓桌週年大會剛在美國結束,同業紛紛在臉書分享得著。我1996年第一次出席會議,開了眼界。這裡的確是個學習的好地方,難得請來的都是世界各地一流的演説家,分享的知識、經驗,都是發人深省的。我更喜歡那裡有一種無私分享的氣氛。保險業競爭很大,平日同行如敵國,但在那裡,菁英雲集,卻無分彼此,見你是首次參加者,就走來恭賀。你向任何人請教,他們都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沒有半點吝嗇,更不會炫耀。 那個年代,出席MDRT大會,一分一毫都來自自己的荷包,保險公司幾乎不聞不問。後來,保險公司發現這是個大好的市場策略,便用盡威迫利誘,送埋酒店機票,更有制服提供,務求會場有個壯觀的場面。保險公司的支助多了,問題也來了。原本是一個無分彼此的學習環境,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互比高低的競爭場地。大家會鬥排埸,看看哪顔色的制服最多。官方宣布各寶號的MDRT會員數目最受關注,因為那是他們將要大事宣傳的把戲。 記得早年在亞洲舉辦MDRT Experience 會議,開場的時間竟安排了贊助商(保險公司)講話,結果是某些高層在互相詆毀,硬要喊出自己才是最多MDRT的公司。我覺得有點醜。 MDRT會議的內容仍是精彩的,只是不少參與者被公司洗腦了,忘記了這𥚃應無分彼此,是共同為保險專業成長而努力的地方。學習成長,追求卓越,關心社會,走向專業,才是MDRT的精神。我們要鬥的,應該是為這個世界創造了多少財富,令多少個家庭得到受惠,而不是膚淺地,鬥那MDRT會員的數目。

對醫療保險的誤讀

Image
蘋果日報近來對醫療保險似情有獨鍾,每每收到少少看似負面的消息或投訢,便帶著有色眼鏡把問題無限放大,甚至連基本的資料搜集也沒有做好,糟蹋了自己的專業。 那是四月三日的一篇報導。有永明醫療保客戶收到索償支票及保險公司的書函,誤以為保險公司要收改條款,只要支票一旦兌現,便被視作認同條款的更改,遂向記者投訴。記者不明就𥚃便「如實報導」,連封英文信件也刊登出來了,予人証據確鑿之感。但信中所說的根本是另一個意思,教人懷疑他們有否仔細看過信件。記者又找來律師,指保險公司改條款應先取得客戶的授權云云。是這樣的嗎?這位律師又真的看過保單條款? 先來看看那封信。客戶2016年8月入住聖德肋撒醫院做胃鏡檢查手術,住了一晚,向永明保險索償。永明信件指出,早於2015年12月已寄出保單條款更改通知,指腸鏡、胃鏡等檢查已被劃分為門診手術,不能獲得住院類別的賠償。但永明是次給予客戶一個特別恩惠(ex-gratia),全數賠償是次住院及手術費用共二萬三千多元,並強調這是個特別安排,其他人或客戶自己將來都不能以此作為參考案例。兌現支票就視作接受這是個特別安排的offer而已。哪有說兌現支票就代表認同保單修改? 再說律師的意見。保險公司修改醫療保單條款,須得到客戶的授權嗎?答案是否。不要大驚小怪。一般人理解,合約就是兩方坐下來磋商,然後擬定出來的,要更改內容,當然要彼此同意。但有一種合約叫附合合同(Contract of Adhesion,又名定式契約等),就是由單方面(商業機構)擬定,另一方(消費者)只可以接受或不接受(Take it or leave it),要修訂,只需通知、公告或明示,無需任何「授權」,諸如銀行按揭、租約、保險單等都屬這類。大家可以看看醫療保單的條款,當中就有「我們(保險公司)保留訂定續約條款及條件的權利」的條款。一般來說,保險公司若要修改條款,會預先於週年日三個月前以書函通知客戶,客戶當然有權不續約,但就無權提出異議,更沒有要預先授權這回事。會不公平嗎?可以這樣說,因為強弱的確懸殊,但文明社會自有監管機構及法例約束,法庭一般會以傾向弱勢那方來解釋,並會因應合理期望來保障消費者利益。再者,保險公司會以資金池管理人的角度,去決定保單條款是否有修改的必要。觀乎門診手術與住院手術收費相差近四倍,而這類索償比例甚高,要舒緩醫療保費的加價壓力,作出如此修改也

布達和佩斯

Image
五天的行程轉眼便過。布達佩斯是個美麗的城市,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小巴黎,名不虛傳。她是匈牙利的首都,一個陌生的國度。小時候讀西漢歷史,常聽到我國受匈奴侵襲,當年漢元帝把宮女王昭君和親匈奴單于, 以促進和平, 遂有昭君出塞的故事。匈奴族後來分裂,部分走到東歐去建國,聞說就是今天的匈牙利。這個國家,我就是認識這麽多。去年公司宣布今年的海外會議將在布達佩斯舉行,有同事說一定要去,我就是記著這句話 - 「一定要去」。就這樣,我來了。 多瑙河之夜 2016的第一場雪, 在布達佩斯. 布達和佩斯本是兩個獨立的城市,中間隔著一條不一定是藍色的多瑙河,後人建了幾條大橋把兩城相連,改了個新名字,沒有什麼花巧,只是把兩城的名字拼起來而已,但配合得天衣無縫,猶如一對情侶的結合,為這個城市添了點浪漫。 歐洲是個會珍惜歷史的地方,他們的城市建築不會只望實用,更不會只向高空發展。布達佩斯沒有任何摩天大樓,多瑙河兩岸的古舊建築,像藝術品般點綴著這個城市,置身其中,你會感到她有純良的品性,高貴的氣質。 在抵達當日, 我披著雪衣, 在零下幾度的晚上, 信步布達佩斯街頭。 在廣埸中央圍攏著十多個熟食攤檔,是我們所說的大排檔吧,但人家的大排檔,就是這麽潔淨,還閃亮著漂亮的燈飾。附近的攤販也是賣藝術品的多,遊夜市可以是如斯悠閒,想起亞洲區眾多夜市的擠擁,你會更欣賞這裡的優雅。 這裡的大排檔 來一杯熱葡萄酒, 在漁夫堡. 有說要看一個城市的文明,只要到兩個地方走走便知一二, 一個是公廁,一個是街市。這裡的中央街市是個典範。沒有半點鯹嗅味,很潔淨。在我城的街市,你不會因為見到一隻老鼠而嘖嘖稱奇,但在布達佩斯的中央街市,你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個城市管理得宜,反映出當地人的生活品味。一間屋,一個辦公室也如是。

關於醫療保事宜

Image
學生傳來好幾則報導,説某保險公司的信件惹來醫生們的大反擊。我看到的來去都是那一兩位醫生在吵駡,代表性有點成疑。那位醫生說要cut單,他當然有這個自由,希望他cut了後沒有後悔便好,因為市場上,其他保險公司的條款及處理都是這樣。倘若健康已有異,其他公司更可能不接受其投保。作為一位負責任的專業人士,相信不會隨便叫人這樣做。  我在ChLP的專業操守課程上擔任導師多年,課程常提到從業員要尊重其他專業,並與他們衷誠合作,當中當然包括醫生。但觀乎這兩位醫生的態度,似乎在他們心目中只有自己才是專業。有位公立醫院醫生在我面前大駡那些私院醫生見錢開眼,知道病人有保險就收到盡。我當然不會認為所有私院掛單的醫生都是這樣,但害群之馬又的確有。  手術費多少,本來是醫生跟病人的事,你情我願,別人當然不可說三道四。但當負責找數的,是你我都有份時,就另作別論了。保險是集成概念而成(pooling concept),賠償金其實是所有客戶的錢,保險公司只是看守及管理這個資金池的人。賠償越多,保費加幅壓力便越大。保險公司當然有責任去正視醫生濫收費用及客戶濫用保險索償的事。 傳媒多次引述的醫生所指,保險公司突然單方面收窄賠償條款,對客戶有欠公允。我懷疑這位醫生根本沒有看過條款,不然就不會說出這樣無中生有的話。醫療保險合約早已有medically necessary,慣常及合理收費等要求,保險公司的信件,根本沒有修改任何條款。那醫生所引的例子,説那病人已摸到有腫瘤,須做掃瞄及抽血,宜在醫院進行。保險公司需要的,只是醫生的詳細解釋而已,既是有必要的理由,保險公司當會接受。那醫生又說,保險公司這樣做,跟本無助遏止醫療通障。沒錯,未來醫療費用的増幅,保險公司未必能直接做些什麼,但要減低保費增幅的壓力,這個卻是對症下藥的措施。  那位醫生又説,門診手術有一定風險,彷彿日間手術中心根本就不應存在,忘記了外國早已盛行,而且開這些中心的都是專業的醫務人員,難道他們沒有做過專業的評估?我有客戶剛於上個月在日間手術中心進行腸鏡檢查,他讚不絕口,説方便快捷,而且索償手續也可省卻。  記者發現保險公司內部有張醫生黑名單,便大驚小怪。醫生中既有害群之馬,保險公司當然要提點各位從業員。幾年前,我曾意外扭傷肩胛,向骨科醫生求診。他替我治療期間,我説膝蓋落樓梯有點痛,他連忙說我打幾針葡萄糖胺,説他可幫我claim到

醫生收費純是市場的事?

Image
保險公司一封信,鬧到立法會去。陳健波議員替業界說話,指部分醫生有濫收費之嫌,才有保險公司信件。陳沛然議員(醫學界)反駁指收費水平乃市場決定,又質疑是否醫療所需由保險公司決定, 有欠妥當。 自由市場,價格由市埸決定,聽落似是理所當然,但醫生收費都純看市場嗎? 在LUTC的專業操守課程中,強調專業獲得一般社會大眾認受,人們對專業自有所期望,當中包括照顧社會大眾的利益。專業人士運用知識時,"應拚棄極度自私的商業覩念"。也就是說,一門專業,不能視作商品,純看市場。他們所提供的知識、服務,以至收費都應考慮埋社會責任。倘若有害群之馬,見病人有保險而收取比平常高昂多倍的費用,保險公司應指出來,以正視聽。 至於醫療所需,近年實在有太多人借保險去做身體檢查,明明是檢查,醫生都替病人找個治療的理由。這個現象,相信陳沛然議員都應略有所聞。病人用什麼治療方法,當然由醫生決定。但保險賠償與否,應是由保險公司決定吧,因為賠出來的錢,是客戶大家的,保險公司有把關的責任。保險也是一門專業,有它的運作準則。保險公司也聘有醫生,而且經驗豐富,他們也運用其專業知識去決定醫生所解釋的醫療所需是否恰當。當然兩邊的專業人士可能有不一樣的意見,那就如政府官員所倡議,請第三方做一個判斷好了。這個機制亦已存在,過往也解決了不少個案呢。 陳沛然議員說保險公司企圖干預醫生的專業,言重了吧! 同樣道理,我可以說, 那幾位醫生是不是在干預著保險公司的運作呢?

尋找隱世巨聲

尋找隱世巨聲 上個週末,我心協來潮,走到百老匯電影中心看了套電影尋找隱世巨 聲(Searching for Sugar Man)。很感人的紀錄片,也就是說,這是真人真事。男主角Ro driguez在美國長大,六十年代灌錄過兩張唱片,但在美國只 銷了六張,唱片公司不得已與他解約,他從此在美國樂壇消聲匿跡。 他為了生計,當了地盤工人,幹起粗活來。沒想到唱片流落到南非, 獲年青人青睞,唱片不斷被翻印,銷售最低估計超過五十萬張。他的 歌唱出了反叛,在南非政府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當兒,群眾對R的歌 非常有共鳴。R間接推動了南非的變革。聞說R在這裡受歡迎的程度 比貓王、滾石、披頭四等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多年來沒有人提及R的 蹤跡。傳聞他在美舉行過一場不令他滿意的演唱會後,當場在觀眾面 前吞鎗自殺。這傳聞為R的故事更添上傳奇。兩名粉絲開始搜尋 他的死因,千方百計,終與R的女兒聯絡上,意外的是R原來尚在人 間,而且育有三名已長大成人的女兒。 南非群眾知道消息後都非常好奇。R獲邀到南非開演唱會,那是19 98年6月,六場演唱會座無虛席,歌迷非常熱情。回到美國,他把 演唱會賺來的都分給家人,自己仍龫他的地盤工。 故事很動人,R天賦一把好嗓子,卻活在一個錯誤的地方。他的歌在 地球的另一角落風行了半個世紀,自己卻沒有收到分毫版稅。他從沒 有埋怨過什麼懷才不遇,他認為唱歌跟在地盤用勞力去賺錢同樣值得 驕傲。他很尊重自己地盤的工作,返工竟穿著禮服去。別以為他在搞 笑,他對自己工作的尊重,忠於自我的由心出發,教人敬重。他初次 到南非,獲天皇巨星的待遇,卻不卑不亢,沒有半點一朝得志的感覺 。在他身上,你會看見什麼才是真正的知足常樂。(20130628)

母親的故鄉

舅父衣錦還鄉,在老家惠陽淡水企嶺村建了一幢五層高的房子,特意 邀請一眾親友到來熱鬧一番。母親今年八十,八十年前的某個二月, 她就在這裡出生。兒時,母親常跟我們說外公的故事。企嶺,彷彿是 遙遠的國度,且帶有幾分神秘,沒想到今日,我有機會踏足母親的故 鄉。 近日天氣不穩,那天卻難得放晴,我們大清早便出發了,十時多便到 達企嶺村。甫踏入舅父新居,我便嚷著要母親帶我到她兒時的故居去 。母親提著傘子,步履蹣跚,帶我繞到屋後的一個園子,那裡已一片 荒涼,頹垣敗瓦,舊居日久失修,周圍已被鄰家的新居佔據了。母親 四處指點著,努力勾畫昔日舊景況。 母親來港已五十多年了,也就是說,她濶別故鄉已半個世紀。今日重 踏故土,江山不依舊,人面也全非。她坐在客廳的木椅上,忙著跟眾 親友寒暄,突然有個身影在門前走過,母親快步走了出去,捉著一婦 人的 手,喊了個名字。婦人回頭一望,兩人四目交投,臉上盡是喜悅。" 我以為你沒有回來呢!"婦人說。看來,她與母親有深厚的情誼,多 年沒有見面了,兩人捉著手不放,良久才坐了下來,千言萬語一時卻 無從說起,母親把我們叫來逐個介紹,兒子啊、孫女啊,彷彿在展示 她半生的成就。母親著我們把她的行理取來,原來她早準備了好幾包 餅乾,要送給她的故友。 母親沒有讀過書,數十年來,與故友連書信也沒有往還,今天久別重 逢,濃情卻依舊。母親為了今次的聚會應該忐忑了多時,口雖說不想 舟居勞頓,心裡頭卻盼著這個時刻。還是表弟波比想得週到,駕了車 子專誠把老人家接來了,令她回鄉一行的心願得以一償。

向北望

香港保險業競爭的確大,但壽險生意仍屢創新高,當中不少都是來自 國內的資金。近年的業績頒獎禮,有資格在台上發表豪言壯語的,總 是帶點"京腔"的同胞,說什麼來年要做一個憶的天文數字。同業間 閒聊,又總會問到:「你有到國內跑嗎?」 這個年代,什麼也向北望。 國內有例,港人不得在國內銷售保險,就算派一張名片、講解一下建 議書,都有機會犯法,輕則吊銷牌照,重則送官究治,犯上那擾亂國 家金融之彌天大罪。所謂往國內跑,其實多是拉關係的活動。送奶粉 啊、訂購演唱會門票啊,也許是指定動作。要到適當時機,才請他們 到香港來,正式講解,然後簽約。減少自由行?不用多問,姓周的, 或叫什麽福的名店固然會第一個出來反對,保險界,相信會是第二個 呢! 在我入職的那個年代,讀過下書的,會笑昔日的前輩只靠關係來拉生 意。久而久之,專業成為業界菁英常掛 在口邊的話題。財務策劃的進修課程,一時如雨後春筍,總不愁沒有 人光顧。今天,業績好的,都來告訴你,他們靠的就是拉關係,縱然 他們稱之為networking。我有份教的那個課程,再過兩年 ,怕要門堪羅雀了(不會是導師的問題吧!)。專業?仲講呢D! 不少同業仍緊守崗位,努力為身邊人服務,儘管生意不會大到哪裡去 !這個值得欣賞。在國內跑的同業其實也付出不少,教人佩服。生意 各有各做,說不上甚麼羨慕或妒忌,只是時移勢易,有點唏噓而已。

Image
電話傳來T的噩耗。那是個晴朗的週日,他在沙田踏自行車發生意外,頭臚爆裂,報章上的照片,教人不安。我與他妻子稔熟,在電話的另一端,我隱約聽到她強忍著悲痛跟我說話。 我與他倆相識二十多年。那年我在英訉補習學校兼職當課程主任,T的太太是較我早入職的同事,她教曉我很多東西,是我很敬佩的師姐。T很多時都會來接送太太,我們遂認識了。離開英訉後,我當了記者,他倆完成法律課程後,也正式當律師去。聞說兩人都一級榮譽畢業,香港兩間最大的律師行聘請了他們。他倆是天子驕子,英文了得,做事很有責任感,而且非常勤力。 九二年十二月,我踏進保險業,我一直未有向他們推介保險,因為我知他們要求很高,我未有一定的專業水平,總不敢跟他們推介。直到九四年,我開始掌握到做保險的要義,那就是放下所有枷鎖,用你的心去推介,永遠把客戶利益放置最前便是,那些專業不專業的知識,實屬其次。我執起電話,邀約T的太太傾談。她很友善,縱然已聲明早已安排了各類保險,未必需要添置什麼,但還是應約一起用膳。那餐飯,我們傾得很好,並立刻簽了一張保單。 兩個星期後,我把保單送到他們家裡。T在旁聽我講解後,立刻要求我也為他準備一張保單。這個經驗我一直銘記於心。他們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並對我作了很多鼓勵。 2005年,我轉投友邦,我提議他倆把保單移植到友邦來,那是特別安排,客戶利益無損,我當然也不會再賺取任何佣金。唐二話不說,立刻應承,我完成所有文件後,跟他講解,他奇怪的問為何不是幫他重新開過一張新單,好讓我多一筆生意。原來,他以為利益會有所損失,但出於對我的支持,他豪不介意。這令我感動。但當然,我不會做損人利己的事! T夫婦膝下猶虛,兩人自中文大學首個學位課程時便認識,終日出雙入對,三十年來從不改變。今日陰陽兩隔,教人唏噓!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願T早日安息, 也願未忘人振作起來, 繼續走那人生路!